Redis Set原理分析

大家好,我是猿java。

在 Redis中,Set(集合)以其独特的特性和高效的操作模式,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。本文将深入分析 Redis Set 的原理、源码实现,并通过示例展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方式。

1 什么是 Redis Set?

在 Redis 中,Set 是一种无序且不允许重复元素的数据结构,它支持丰富的集合操作,如交集、并集和差集等。这使得 Redis Set 非常适合用于社交网络中的好友列表、标签管理、实时推荐系统等场景。

Redis Set 的特点:

  • 无序性:Set 中的元素是无序的,这意味着无法通过索引访问特定元素。
  • 唯一性:Set 中的每个元素都是唯一的,重复元素会被自动去重。
  • 高效的元素操作:Redis 提供了丰富且高效的命令用于对 Set 进行操作,如添加、删除、获取元素等。
  • 丰富的集合操作:支持集合的交集、并集、差集等高级操作。

2. 底层实现原理

Redis 对 Set 的实现高度优化,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性能需求,具体来说,Redis 使用了两种内部数据结构来表示 Set:

  1. 整数集合(Intset)
  2. 哈希表(Hashtable)

2.1 Intset(整数集合)

当一个 Set 中的所有元素都是整数,并且数量较少时,Redis 会选择使用 Intset 来存储。这种表示方式节省内存,并且在元素较少的情况下提供了较快的访问速度。

结构特点

  • 连续存储:Intset 使用连续的内存块存储整数,类似于一个整数数组。
  • 有序性:为了优化查找操作,Intset 会保持内部元素的有序性,使得二分查找成为可能。
  • 内存紧凑:由于只是存储连续的整数,内存占用较低。

Intset 的优势

  • 节省内存:对于小规模的整数 Set,Intset 比哈希表节省大量内存。
  • 快速查找:有序的结构使得二分查找的时间复杂度为 O(log N)。

Intset 的限制

  • 仅支持整数:如果 Set 中包含非整数元素,无法使用 Intset。
  • 动态扩展限制:当元素数量超过阈值,或者出现非整数元素时,需要转换为哈希表。

2.2 Hashtable(哈希表)

当 Set 中包含非整数元素,或元素数量超过某个阈值时,Redis 会将 Set 的内部实现转换为哈希表。这种表示方式虽然在内存占用上稍大,但是支持更丰富的操作和更大的元素规模。

结构特点

  • 散列表存储:使用开放定址哈希表来存储元素,支持快速的插入、删除和查找。
  • 支持多种元素类型:不仅支持整数,还支持字符串等其他数据类型。
  • 无序性:与 Intset 一样,哈希表中的元素也是无序的。

Hashtable 的优势

  • 高效的操作:哈希表提供了接近 O(1) 的时间复杂度,适用于大规模数据操作。
  • 灵活性强:支持多种数据类型,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。

Hashtable 的限制

  • 内存占用较大:相比 Intset,哈希表的内存消耗更高。
  • 无序性:尽管支持高效的操作,但无法保证元素的顺序。

2.3 内部转换机制

Redis 为了优化性能和内存利用,会根据 Set 的实际内容和规模动态地在 Intset 和 Hashtable 之间进行转换。具体来说:

  • 从 Intset 到 Hashtable:当 Set 中的元素个数超过 set-max-intset-entries(默认 512),或者出现非整数元素时,会将内部表示从 Intset 转换为 Hashtable。
  • 从 Hashtable 到 Intset:当使用于 Hashtable 的元素数量降至 set-min-intset-entries(默认 128)以下,并且所有元素都是整数时,会将内部表示从 Hashtable 转换为 Intset。

这种动态转换机制保证了 Redis 在不同阶段都能以最佳的方式管理 Set,兼顾性能和内存利用。

3. 源码分析

为了深入理解 Redis Set 的实现原理,我们需要分析 Redis 的源代码。以下分析基于 Redis 6.0 版本,但大部分实现逻辑在后续版本中保持稳定。

3.1 数据结构定义

在 Redis 的源代码中,Set 的实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数据结构:

  • robj:Redis 的通用对象结构,用于表示不同的数据类型,包括 Set。
  • intset:表示 Intset 的结构。
  • dict:Redis 的哈希表实现,表示 Hashtable。

以下是相关结构的简化定义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typedef struct redisObject {
unsigned type:4;
unsigned encoding:4;
unsigned lru:LRU_BITS; // 最近使用时间
int refcount;
void *ptr;
} robj;

typedef struct intset {
uint32_t encoding;
uint32_t length;
int32_t contents[];
} intset;

typedef struct dictEntry {
void *key;
union {
void *val;
uint64_t u64;
int64_t s64;
double d;
} v;
} dictEntry;

typedef struct dicthdr {
int size;
dictEntry *table;
dictEntry **buckets;
// 其他成员...
} dict;

3.2 创建和销毁 Set对象

当调用 SADDSREM 等命令时,Redis 首先会检查目标键是否存在。如果不存在,会调用 createSetObject 来创建一个新的 Set 对象。

创建 Set 对象的代码片段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robj *createSetObject(void) {
intset *is = intsetNew();
robj *o = createObject(OBJ_SET, is);
o->encoding = OBJ_ENCODING_INTSET;
return o;
}

intset *intsetNew(void) {
intset *is = malloc(sizeof(intset));
is->encoding = INTSET_ENC_INT32;
is->length = 0;
return is;
}

销毁 Set 对象的代码片段

1
2
3
4
5
6
7
8
void freeSetObject(robj *set) {
if (set->encoding == OBJ_ENCODING_INTSET) {
intsetDel(set->ptr);
} else {
dictRelease(set->ptr);
}
decrRefCount(set);
}

3.3 Set 操作命令的实现

SADD 命令为例,其实现涉及以下几个步骤:

  1. 查找或创建 Set 对象:如果目标键不存在,创建一个新的 Set 对象。
  2. 判断编码类型:根据当前 Set 的编码类型(Intset 或 Hashtable),调用相应的添加元素函数。
  3. 添加元素
    • 如果是 Intset,尝试将元素转换为整数并添加;如果转换失败或超出容量,转换为 Hashtable。
    • 如果是 Hashtable,直接进行添加。
  4. 返回结果:返回成功添加的元素数量。

SADD 命令的关键实现代码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int setTypeAdd(robj *subject, robj *value) {
if (subject->encoding == OBJ_ENCODING_INTSET) {
long long ll;
if (getLongLongFromObject(value, &ll)) {
if (intsetFind(subject->ptr, ll)) return 0;
subject->ptr = intsetAdd(subject->ptr, ll, INTSET_NONE);
return 1;
}
// 转换为 hashtable
setTypeConvert(subject, OBJ_ENCODING_HT);
}
if (subject->encoding == OBJ_ENCODING_HT) {
dict *dict = subject->ptr;
return dictAdd(dict, value, NULL) == DICT_OK;
}
return 0;
}

3.4 Set的集合操作

Redis 支持多种集合操作,如交集(SINTER)、并集(SUNION)和差集(SDIFF)。这些操作通常涉及多个 Set 对象的迭代和元素比较。

SINTER 为例,其实现步骤如下:

  1. 获取所有参与的 Set 对象
  2. 选择最小的 Set 作为基准以优化性能。
  3. 遍历基准 Set 的元素,对每个元素在其他 Set 中进行查找。
  4. 将存在于所有 Set 中的元素添加到结果 Set
  5. 返回结果

SINTER 命令的关键实现代码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robj *sinterCommand(client *c) {
robj **sets = c->argv + 1;
int setnum = c->argc - 1;
robj *s = setTypeIntersection(sets, setnum);
addReplySet(c, s);
decrRefCount(s);
return C_OK;
}

robj *setTypeIntersection(robj **sets, int setnum) {
// 选择最小的 Set 作为基准
robj *minset = selectMinSet(sets, setnum);
robj *result = createSetObject();
// 遍历基准 Set 的元素
if (minset->encoding == OBJ_ENCODING_INTSET) {
intset *is = minset->ptr;
for (int i = 0; i < is->length; i++) {
long long ll;
intsetGet(is, i, &ll);
robj *ele = createStringObjectFromLongLong(ll);
int exists = 1;
for (int j = 0; j < setnum; j++) {
if (j == index of minset) continue;
if (!setTypeIsMember(sets[j], ele)) {
exists = 0;
break;
}
}
if (exists) setTypeAdd(result, ele);
decrRefCount(ele);
}
} else {
// 哈希表遍历逻辑
}
return result;
}

3.5 内部转换逻辑

如前所述,当 Set 的大小或元素类型发生变化时,Redis 会在 Intset 和 Hashtable 之间转换。这一过程涉及内存重新分配和数据拷贝。

从 Intset 到 Hashtable 的转换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void setTypeConvert(robj *set, int encoding) {
if (set->encoding == encoding) return;
if (encoding == OBJ_ENCODING_HT) {
dict *dict = dictCreate(&setDictType, NULL);
void *iter = setTypeInitIterator(set);
robj *ele;
while((ele = setTypeNext(set, iter)) != NULL) {
dictAdd(dict, ele, NULL);
}
setTypeReleaseIterator(iter);
set->encoding = OBJ_ENCODING_HT;
set->ptr = dict;
}
// 其他转换逻辑...
}

从 Hashtable 到 Intset 的转换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void setTypeConvertToIntset(robj *set) {
if (!setTypeCanEncodeIntset(set)) return;
intset *is = intsetNew();
dict *dict = set->ptr;
dictIterator *di = dictGetIterator(dict);
dictEntry *de;
while ((de = dictNext(di)) != NULL) {
long long ll;
if (getLongLongFromObj(de->key, &ll)) {
is = intsetAdd(is, ll, INTSET_NONE);
} else {
dictReleaseIterator(di);
intsetDel(is);
return;
}
}
dictReleaseIterator(di);
dictRelease(set->ptr);
set->ptr = is;
set->encoding = OBJ_ENCODING_INTSET;
}

3.6 内存管理和优化

Redis 对 Set 的内存管理进行了深度优化,以确保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都能高效地利用内存。具体措施包括:

  • 共享对象:对于经常使用的小整数,Redis 通过对象共享机制(Shared Objects)减少内存占用。
  • 内存分配器优化:Redis 使用 jemalloc 作为默认的内存分配器,通过优化内存分配策略提升性能。
  • 惰性删除:在哈希表中删除元素时,Redis 采用惰性删除策略,避免高频次的重新哈希操作。

4. Redis Set 的使用示例

为了更好地理解 Redis Set的实用性,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具体的示例展示它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方式。

4.1 用户兴趣标签管理

假设有一个应用需要管理用户的兴趣标签,Set 是理想的选择,因为它能有效地保证标签的唯一性,并支持高效的添加、删除和查询操作。

示例场景

  • 一个用户可以拥有多个兴趣标签,如“音乐”、“编程”、“旅游”等。
  • 用户可以添加或删除兴趣标签。
  • 需要查询用户的所有兴趣标签。

Redis 命令示例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# 添加兴趣标签
SADD user:1000:tags "音乐" "编程" "旅游"

# 删除一个标签
SREM user:1000:tags "旅游"

# 获取所有标签
SMEMBERS user:1000:tags

# 判断用户是否有某个标签
SISMEMBER user:1000:tags "编程"

示例解释

  • SADD 命令用于添加一个或多个元素到 Set 中。重复的元素会被自动忽略。
  • SREM 命令用于从 Set 中删除一个或多个元素。
  • SMEMBERS 命令返回 Set 中的所有成员。
  • SISMEMBER 命令用于检查一个元素是否存在于 Set 中。

4.2 共同好友推荐

在社交网络中,推荐共同好友是一个常见功能。Set 的交集操作为实现这一功能提供了高效的手段。

示例场景

  • 用户 A 和用户 B 的好友列表都是 Redis 的 Set。
  • 需要找出 A 和 B 的共同好友数量。

Redis 命令示例

1
2
3
4
5
6
7
8
# 用户 A 的好友列表
SADD user:A:friends "User1" "User2" "User3" "User4"

# 用户 B 的好友列表
SADD user:B:friends "User3" "User4" "User5" "User6"

# 获取共同好友
SINTER user:A:friends user:B:friends

示例解释

  • SINTER 命令返回所有给定集合的交集成员。在本例中,即为用户 A 和用户 B 的共同好友。

4.3 实时在线用户统计

在实时应用中,经常需要统计当前在线的用户列表。Set 的添加、删除和计数功能使其成为理想的选择。

示例场景

  • 当用户上线时,将用户 ID 添加到在线用户 Set 中。
  • 当用户下线时,从 Set 中移除用户 ID。
  • 统计当前在线用户数量。

Redis 命令示例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# 用户上线
SADD online_users "User1"

# 用户下线
SREM online_users "User1"

# 获取在线用户数量
SCARD online_users

# 获取所有在线用户
SMEMBERS online_users

示例解释

  • SCARD 命令返回 Set 中的元素数量,用于统计在线用户数量。

4.4 关键词去重

在数据处理过程中,常常需要对关键词进行去重。Set 的唯一性保证了关键词的唯一性,适合用于此类场景。

示例场景

  • 从大规模文本中提取关键词,并存储到 Redis 的 Set 中,自动去除重复关键词。

Redis 命令示例

1
2
3
4
5
# 假设从文本中提取到以下关键词
SADD keywords "redis" "数据库" "缓存" "redis" "NoSQL"

# 获取去重后的关键词
SMEMBERS keywords

示例解释

  • 重复的”redis”关键词在 Set 中只会存储一次,确保关键词的唯一性。

5. 扩展与高级功能

Redis Set 作为基础的数据结构,还支持一些扩展和高级功能,进一步增强了其应用的灵活性和 powerfulness。

5.1 集合的交集、并集和差集

Redis 提供了 SINTER, SUNION, SDIFF 等命令,用于执行集合的交集、并集和差集操作。这些操作在群组管理、标签分析等场景中非常有用。

示例

1
2
3
4
5
6
7
8
# 交集
SINTER group:admins group:active

# 并集
SUNION group:admins group:employees

# 差集
SDIFF group:admins group:external

5.2 随机元素获取

有时需要从 Set 中随机获取一个或多个元素,Redis 提供了 SRANDMEMBER 命令来满足这一需求。

示例

1
2
3
4
5
# 随机获取一个元素
SRANDMEMBER myset

# 随机获取两个元素
SRANDMEMBER myset 2

5.3 元素迭代

通过 SSCAN 命令,可以对 Set 进行迭代,适用于处理大规模 Set 的场景,有助于避免长时间阻塞 Redis 服务。

示例

1
2
# 迭代 Set 中的元素
SSCAN myset 0 MATCH pattern* COUNT 100

5.4 结合其他数据结构

Redis 允许将 Set 与其他数据结构组合使用,构建更加复杂和高效的数据模型。例如,使用 Hash 和 Set 结合,管理用户的详细信息和兴趣标签。

示例

1
2
3
4
5
6
7
8
9
# 存储用户详细信息
HSET user:1000:name "Alice" user:1000:age 30

# 存储用户兴趣标签
SADD user:1000:tags "音乐" "编程" "旅游"

# 查询用户信息和兴趣标签
HGETALL user:1000:name
SMEMBERS user:1000:tags

6. 总结

本文,我们详细分析了 Redis 的 Set数据结构,通过深入分析其底层实现原理,包括 Intset 和 Hashtable 的动态转换机制,以及其相关的源码,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 Redis Set,实现高性能、高可靠的应用系统。

7. 学习交流

如果你觉得文章有帮助,请帮忙转发给更多的好友,或关注公众号:猿java,持续输出硬核文章。

drawing